而如果你刚好就是受害者,又或者不想在未来的某天也被更多的信息差收割,那今天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完。
我们聊聊:这两类房子,到底是怎么收割人的?又会对我们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B(中介或炒房客)会先与A(卖家)通过签署委托合同的方式,与A(卖家)约定好半年期限内将A(卖家)的房子以100万卖出,如果到期还没有卖出,则会以赔偿A (卖家)20%的总房款来作为违约金;
其次,B(中介或炒房客)在拿到房子后,又会在这约定的半年期限内对房子进行一个精装改造,然后在100万的基础上溢价20%-50%不等去卖给C(买家),完成交易。
乍一看上去很像没有一点问题,但这些B(中介或炒房客)不会告诉你的是,他们是如何在这个链条中同时完成对A(卖家)和C(买家)的精准收割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你看到的所谓“高大上”的精装房,其实根本用不着20%-50%那么高的溢价,大部分是进了那些人的口袋里。
就在两个月前不久,江西南昌就有一个家庭正是因为买到了这种劣质装修的串串房,才导致祖孙俩被一场意外的狂风直接连人带窗卷出楼体外坠亡,酿成没有办法挽回的惨剧。
另一方面,劣质材料导致的甲醛、TVOC超标,也在威胁着这屋里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轻则三天两头咳嗽、乏力,重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癌变、白血病等问题,最后也不知道该找谁说理去。
而对于A(卖家)来说,最核心的收割点总结起来就一个,那就是: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别忘了,就算你之前没有参与到B(中介与炒房客)和C(买家)的实际交易过程中去,但只要购房合同上签字的主体还是你,后续要是买家有任何的售后问题,要投诉要打官司等等等等,你就都要为此负起全责。
至于你说B,不好意思,你居然指望一个收割你的人会突然良心发现回来替你担责么?
OK,那既然串串房的风险度都这么高了,那有没什么办法能够尽最大可能规避掉呢?
这里,我不是说装修新就一定是串串房,但要从源头上完全规避,这一招一定是最有效的办法。
更何况,装修本身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还不如省下这笔溢价,多去跟业主谈判几次争取更低的价格,后续再通过你自己喜欢的风格装修,不是更香?
这一点,因为B(中介和炒房客)方本身就携带着信息差,所以只要他想,你确实很难单独和真正的业主对上线。
(2)看房的时候能留意一下邻居门户,有机会能单独去拜访,套一下真正业主的有用信息。
你要知道,当一个房子被无数的中介推荐的时候,一定不是因为这个房子真的有多笋或者多好,但一定是因为这个房子的业主佣金给得更高,又或者是,从中能套的利更多。
那么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反复确认业主的卖房原因,并跟业主进行面对面多轮谈判;
因为一般来说,底价在短短的谈判2小时内就能突破到10万以上,一般就是在谈判的开始有叫价更高的嫌疑,合理猜测并非线、有条件的情况下,看房的话可以带上甲醛检测仪一起
而如果你是卖家,我的建议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别卖给第三方,但如果你实在要卖,那么请谨记以下2条准则:
要知道,你跟B签的只是代理卖房的手续,而非过户手续,房子是你的就还是你的,你必须掌握主动权,是不是劣质材料?对人体后期又会不会有害?
不管怎么说,就像开年下场全款收房的杭州中介,跑路或者甩手不管的几率还是会更小一点的。
就楼市当下这个行情,市场上还有非常多关于房子的坑,而如果你不了解具体的玩法,更没有清晰的认知,就很容易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又踩进新坑里去被收割。
而这也是我为何需要一直对大家说,在楼市里掌握底层逻辑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不小心你就要被市场和无形之手牵着走了。
像广州、杭州,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成交周期在1个月以内的基本都是楼龄在20年以上的房源,而且还是以平均一天2套的速度在递增着成交量。
你别看小红书上爆改老破小的一刷一大把,就想着向卖家杀个价买入,用这部分差价装修房屋就好了。
这么说吧,很多早期的住宅楼其实都是砖混结构,使用年数的限制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50年,管道的使用的时间更短,不到2、30年,就出现严重的破损、堵塞,经常需要更换;
你会发现,最近“以旧换新”如火如荼地落地到各个城市后,有一批投资客也开始蠢蠢欲动地上车了老破小,为了博拆迁、博回购,当然也有的仅仅是为了出租;
而这其中,是否也意味着,像老破小这类唯一在公摊面积和得房率上略胜高层住宅及大部分新房一筹的产品,也要逐渐被这些新设计出的“好房子”挤压得一点上车价值不剩,彻底沦为过时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