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化融合”引领下的智能建造新未来--2023(第三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论坛圆满举办)
2023年9月21-22日,在苏州的金秋时节,2023(第三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论坛暨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技术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应用研讨会在苏州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建筑研究院、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装配式建筑分会、中国装配式建筑网主办;山西宏厚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冠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中国建设贸促会集成建筑委员、苏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产教联盟、上海装配式内装产业联盟协办;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鼎成(北京)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绿洲新基建(北京)应用科技研究院、易直采招投标智慧供采平台联合承办。
本次论坛是在前两届成功举办基础上的专题延伸,以“三化融合”引领下的智能建造新未来为主题,把握新发展机遇,加强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设,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实施应用,通过行业发展报告、设计建造体系、绿色实施路径、节能减碳技术、降本增效方案、典型案例解析等方面,探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机遇、新理念,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勘察设计大师、著名工程结构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导师江欢成院士为在场观众分享了主题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模块化、轻量化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的报告。
江院士指出发展绿色建造技术是落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方法。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迫切地需要加强科技攻关,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安全韧性等技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发展工业化、产业化技术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最后,江院士指出我们国家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建筑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钢结构行业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勇立潮头,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奋力拼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寻求发展机遇,提高发展质量,谱写我国装配式钢结构领域高水平发展的新篇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研究员、博士刘美霞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计量标准研究》的报告。
她首先从标准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分享,从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梳理了钢结构建筑发展的有关政策,无论是2035规划,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文件,以及各类政策、意见,都对智能建造、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筑工业化、低碳城市等领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同时提出标准编制的意义以下几点:推动建筑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制定有效的钢结构建筑碳减排;推动全国民用建筑钢构件低碳发展;有助于钢构件出口碳排放清单编制;填补钢构件碳排放计量空白;有助于钢构件全产业链优化;促进建筑业融入碳交易市场。
同时,刘处指出标准制定的应解决的主体问题为:应提出以建筑钢构件为研究对象的碳排放计算与计量方法,解决目前钢构件碳排放计量边界不统一、碳源识别不清晰的问题;调研统计钢构件生产、运输、施工、回收阶段的能源资源数据,初步建立钢构件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解决钢结构上下游碳排放数据质量不高问题;解决钢构件全生命期碳排放定量计算模型欠缺的问题
最后,刘美霞博士提出了针对标准主要内容的思考,为钢结构建筑,尤其是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计量方法、计量计算,以及钢构件智能管理,提供了新的趋势性信息和政策价值。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原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郁银泉带来了主题为《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演进路线思考》的报告。
郁大师首先提到了我国是钢结构大国,但不是钢结构强国!中国钢结构加工量占粗钢产量不足10%;型材占钢结构用钢不足20%;而发达国家钢结构加工量占粗钢比例达30%以上;型材占钢结构用钢约40~60%。尤其提出钢结构产业现状问题就在于钢结构建筑行业效能差,大多数表现在:型材供给结构不合理,规格尺寸不能适应建筑的需求,大量采用焊接H型钢;缺乏通用性强、高效施工的连接节点形式;缺乏标准化、工业化程度高的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舒适度、防灾安全性的协同创新不足;钢结构制造安装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亟需全方面提升钢结构产业的整体效能!
郁大师提出基于绿色低碳的智能建造总体思路为:基于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以标准化为纽带,全方位提升钢结构产业的效能,实现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目标。同时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全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最后,郁大师主要总结以下几点:对于数字化、智能化而言,建筑工程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应用场景;智能建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钢结构的智能建造首先应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建立新型的高效能标准化体系;高效能标准化钢结构体系的建立应同时考虑智能建造的应用需求;寻求钢结构自身技术方向的合理性,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是钢结构智能建造技术演进的正确路线。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东南大学钢结构设计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特邀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常务副会长舒赣平教授带来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与进展》的主题报告。
舒教授主要从装配式钢结构的背景与发展、建筑规划设计、集成设计、发展的新趋势、思考与建议五个方面展开精彩分享。首先提出装配式建筑从系统功能上,可分为整体的结构体系、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和设备管线系统四大系统;同时还具有五个一体化特征,装配式钢结构也不例外。其次从建筑标准化设计、建筑性能设计、协同信息化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特别提出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设计原则。同时从结构体系选型、围护体系设计、结构抗震设计、防腐防火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集成设计,并通过多体系案例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解。
舒教授指出我国装配式钢结构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当前体系需要继续研究、装配式钢结构成本依然偏高、市场对钢结构的接受程度较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规范滞后等不足。针对总体存在的不足,舒教授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完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部件产业链;推进装配式钢结构新型体系以及成套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与政府补贴,减少相关成本;政府加大对装配式钢结构宣传力度,转变传统观念;及时编制标准与规范,便于新型体系推广应用。
中建科工华东大区创新研发中心常明媛主任带来了名为《中建科工绿色低碳全模块化房屋》的主题报告。
常明媛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建科工在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向装配式领域发展的情况,并提出要聚焦于建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全力发展以钢结构+为主的绿色低碳业务。其次推出临时性模块化房屋-快装折叠房具有快速安装、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生态友好等特点;紧接着提出永久性模块化房屋具有风格简洁、灵活布局、箱体统一、功能可变、全屋快建、舒适宜居、绿色节能等特点。最后通过大量应用案例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完整呈现了中建科工在模块化解决方案领域的巨大优势。
山西宏厚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工董瑞带来了《一种装配式钢-混搭阶建筑结构体系的探索》的主题报告
董总主要从现状简介、体系论述、体系优势展开分享,而现状简介分为钢结构和三板系统的介绍;其次从钢结构技术系统、三板系统、整体厨卫系统、机电设施系统、生产与装配技术系统五方面对体系进行论述。最后从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有望实现建筑部品部件系列标准化、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能轻松实现与传统建筑造价相当、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与传统建筑相比施工周期可节省50%以上、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装配率可达到95%以上、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可实现建筑工业化、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主结构现场无焊接,无探伤作业、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建筑构件可实现二次循环利用、宏厚钢-混建筑新体系构件智能化制造八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宏厚装配式钢-混搭阶建筑结构体系优势。
教授级高工、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方鸿强副主任进行了名为《基于“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引领下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产业高水平发展探索与研究》的报告。
方主任首先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进入新时期;其次从政策变化、人口红利、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智能建造、机械制造与装配式建造等多方面全方位介绍了当下钢结构装配式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装配式建筑BIM十大技术集成应用分别为BIM+PM(项目管理)、BIM+云计算、BIM+物联网、BIM+数字化加工、BIM+智能型全站监测、BIM+GIS、BIM+3D扫描、BIM+智能建造、BIM+VR(虚拟现实)、BIM+3D打印。介绍了中南绿建科技集团的生产能力。随后提到世界的钢结构看中国,中国的钢结构看浙江。最后指出对待趋势的态度决定未来发展高度。
山西宏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任鑫总经理分享了题为《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智能工厂发展与探索》的报告。
任总从钢结构智能工厂、宏厚体系钢结构智能工厂解析、宏厚在建钢结构智能工厂视频介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智能工厂展望四个方面展开阐述。首先钢结构智能工厂利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实现高效、智能、灵活生产的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化管理,实现三个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工艺技术、生产制造、供应链、实时数据的支持,实时下达指令制导这些活动,在三个维度之间交换互通。而智能化工厂具有高精准、一致性、安全性、节省人力成本、状态实时监测的优势。
另外,任总指出宏厚智能工厂由通讯集成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智能下料系统、标准部件装配、整体部件装配、智能喷涂系统六大部分所组成。最后指出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智能工厂的发展前途广阔,将为建筑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通过解决技术、成本、人才、标准和质量等问题,将能够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监张笛先生分享了名为《装配式钢结构生产企业如何拥抱数字化》的主题报告。
张笛先生主要分享的内容是比姆泰客公司简介、数字化是必由之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探索与展望的议题。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将传统的业务模式、流程、资源等转变为数字化方式,以适应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发展的新趋势,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和创新。这种转型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流程、信息系统等每个方面的变革,旨在提升企业的效率、减少相关成本、增强竞争力、拓展经营事物的规模等方面,实现数字化经营和数字化生产;而建设目标是打造“1+2+N”绿色智能化数字工厂:一张图、2个中心、N个场景。最后指出要做好扎实3.0,早日触达4.0。
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山东省建设科技与产业化中心原主任孙增桂分享了题为《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新三板”技术体系》的报告。
孙增桂先生首先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传统的预制混凝土“三板”体系不适合我国以高层为主的建筑,更不适合钢结构建筑;钢骨架复合板热桥多,表面耐久性差,板缝易开裂,板越大,板缝越难处理;轻质条板板缝多,构造复杂,外墙保温难以实现一体化。最后孙主任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应针对我国以高层为主的建筑特点,以标准化设计为统领,以市场接受为核心,循序渐进,逐步展开。特别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更应按“标准化、模块化、轻量化、装配化”的原则,大力集成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可靠、生产施工操作简单便捷、工程建设价格相对不高的发展目标,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必由之路
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彦超分享了题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未来发展思考》的报告。从十八大之前的探索与应用和十八大至今的十年发展与突破提出生产方式要改进、外墙部品要突破、小房子前景好。并通过大量项目案例详细阐述钢结构在住宅上的应用。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所技术中心主任李竞远,分享了题为《多高层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技术探讨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报告。指出体系体系特点为高度集成化、高度工厂化、施工速度快、环境影响小。重点分享了模块化箱体间连接、箱体与抗侧力结构间的连接、设计流程等技术问题。李主任提出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由低层建筑向多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抗震能力要求的逐步的提升,常见“叠箱式”模块化钢结构体系抗震能力差的劣势逐渐凸显。
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模块化产品研究院李志武院长分享了名为《模块化建筑的结构连接与机电接口技术》的主题报告。指出模块化建筑特点决定了,模块单元在工厂生产加工,在现场组合安装,因此所涉及的连接技术成本这种建造方式的核心技术问题;而连接的内涵,包括了多个角度,这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结构连接即结构节点技术,另外作为建筑系统中有机构成,机电系统的接口技术与内装、外装接口技术同样是关键技术。
万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赵锟总工程师分享了题为《模块化建筑技术的探索与思考》的报告。重点从模块化建筑技术的探索、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关于模块化建筑技术发展的思考三方面展开精彩分享。
赵总指出建筑作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模块化必然会成为建筑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而模块化是建立工业化体系的有效手段,模块化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会不断的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加快实现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转型。
苏州阳地钢装配式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巩俊贤顾问做了名为《模块化房屋的建筑产业化协同和智能建造》的报告。从模块化的理念和思想为前提,通过四个一:智能化数字工厂、工业化产品体系、数字化管理平台、产业化供应链条展开分享。并分享了模块化、轻钢板块、文旅板块、环卫板块、装配式别墅的应用案例。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黄波副总经理分享了名为《钢结构模块建筑生产加工技术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
黄总主要从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生产加工流程简介、钢结构模块化建筑项目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生产加工未来发展思考三个方面做分享。黄总指出目前模块项目现存不足主要有装配率低、成本偏高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而一个好的模块化产品主要由规范引领、设计先行、前后端紧密配合、建筑“三化”等方面产生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事业部中心主任孙彤彤分享题目为《细石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的报告。孙主任通过倪虹部长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白准确地提出了2023年12项重点工作展开精彩演讲,分别从行业背景、产品简介、试验研究、标准图集、工程应用等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主要阐述细石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介绍,其主要优点是产量多、生产运输效率高、施工便捷、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省工省料、综合造价省。并开展了细石混凝土底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试验研究,包括“单向板施工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双跨简支连续板使用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双向板四边简支使用阶段承载力试验研究”三大类型的试验。
在主题报告结束后,中国装配式建筑网总经理彭叶峰先生主持了包括:智能建造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机遇与挑战;三化融合,如何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成本怎么来控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模块化集成与装配式内装体系探索的疑点、难点、堵点问题的如何高效解决等主要议题的圆桌论坛。
参加圆桌论坛讨论的有山西宏厚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瑞总工程师、杭州铁木辛柯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王彦超总工程师、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模块化产品研究院李志武院长、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设计与服务中心张笛总监、万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赵锟总工程师、苏州阳地钢装配式建筑技术有限公司顾问巩俊贤先生、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波先生。
在当下这个历史发展的机遇道口。在当前这个环境下,行业怎么“走出去”,与会嘉宾提出了多种多样、丰富的思路。嘉宾们探讨了智能建造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机遇与挑战,有寄托希望和机遇于技术标准规范的,也有讨论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该如何细化与把握的。嘉宾们通过辩论的方式,也对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做了头脑风暴般的辩证讨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增进了行业学术交流,有效的推动了国内建筑工业化水平发展。中国装配式建筑网将继续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断创造“产学研”面对面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