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推动建筑工业化升级”。之前,山东已先后出台《关于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建议》《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的十六条意见》等文件,并编制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此外还出台了《关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实施建议》,进一步统筹、规范该住宅模式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并健全推广机制。
“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城市循环经济的利器,和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具有环保、快捷、耐久等优势,能回收利用,而且施工工期短、能耗低、抗震能力更强,更符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要求。”济南一家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宋海涛说,“不过,相对于普通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成本方面暂时没有竞争力。如果能将成本降下来,未来可期。”
宋海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现在我们下大力气盖房子,未来可能成为一堆建筑垃圾。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建筑拆除后回收的钢材还可循环利用。”
济南滕飞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因为大量的建筑部件——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等均在车间加工,现场只需进行装配作业,减少了现浇作业,施工现场污染降低。
“构件直接被运往施工现场,一片构件头尾的钢筋被准确地另一片构件预留的槽孔内,再用混凝土当‘胶水’填充孔隙,这层楼就施工完毕了。施工现场不需要很多工人,也不需要现场切割打磨,能够大大减少垃圾、污水、粉尘和噪声污染。”王晓刚说。
在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看来,如果将建筑比作汽车,那么建筑整体的结构就是汽车框架,制造工艺和机械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整体牢固程度和性能。“工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施工工地上80%的人都不需要了,可能只需要留下20%,并且这20%的工人劳动强度也会降低。需要指出的是,80%的人并不是失业了,而是进入了工厂,他们在流水线上工作,不再像‘蜘蛛侠’一样在脚手架上干活。”张波说。
在2017年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公布的首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名单中,山东省5座城市——济南、青岛、潍坊、烟台、济宁榜上有名,占了六分之一。山东省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5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省份,排名其后的江苏、河北、浙江分别只有3城入选。
这5座城市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原本拥有良好基础,被列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后,发展势头愈加强劲。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计,2016年至2020年5月底,济南、济宁、青岛、潍坊、烟台分别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666.62万平方米、511.46万平方米、1365.07万平方米、345.64万平方米、463.2万平方米,合在一起总面积达5351.99万平方米。
在支持政策落地方面,青岛市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示范工程、产业基地分别按照每个1000万元(县级每个500万元)、每平方米100元(单个工程不超过100万元)、每个100万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已累计投入省财政奖励资金1.44亿元。同时,济宁、潍坊等地积极落实装配式建筑领域期盼已久的“3%建筑面积奖励措施”,激发了企业与市场建设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性、主动性。
“2020-2021年,山东全省新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200万平方米以上,培育5家以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推动建设1个型钢部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3个以上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园区,探索形成健全有效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模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晓海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张晓海表示,为加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引领,山东借鉴先进省市做法,结合山东实际,在规划、科技、财政、金融、环保、工程建设、商品房预售、奖项申报等方面,提出了10条支持政策。如:鼓励政府投资或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周转住房等项目选用钢结构装配式方式建造,有关要求纳入供地方案和土地合同中等。
“我们也知道装配式建筑很好,但问题是建安成本要比普通建筑高一些,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宋海涛说。
宋海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们曾经大致测算过,装配式建筑的建安成本相对高一些。“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建设价格要比现浇式混凝土建筑高很多;如果构件生产工厂距离施工现场太远,运输成本将会提高。此外,在设计中,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费也要比现在的高。”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梁泽庆同样认为,目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还处于推广应用初期,建设规模不大,部品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较低,造成构件生产加工费用较高、配套预制墙楼板价格偏贵、施工机具费用投入较多,增加了建安成本,影响了市场主体开发建设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主动性。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已经采取多措施解决以上问题。”梁泽庆解释说,“如贯通产业链接,统一技术标准,推进集中建设,同时,综合采取财政资金奖补、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支持及适度降低预售条件、预售资金监管留存比例等措施,降低开发建筑设计企业的实际投入。”
除了成本外,宋海涛认为,装配式建筑方式无疑会成为未来建筑市场主流,但是怎样提高构件与接连部位的精密度,怎样培训新体系下的建筑工人,怎样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都是下一步要解决的新问题。“虽然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跟现存房子结构没有较大的差别,但对施工方、设计方、材料主体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哪一个环节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工程质量没办法保证。”
而在王晓刚看来,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是一个较大转变,在推陈出新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产业工人实施工程技术及项目经理管理能力的培训。“在质量把控方面,除了现场实施工程质量,还要注重部品部件、配件质量,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未来我们还需要政府转型、政策配套、企业自身努力三者合一,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张波认为,“关键还在政策,建筑工业化需要政府树立转型发展的意识,从标准、法规、税费等多方面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