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知晓业界门路,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我们答疑解惑。
所谓“联合房”,便是特别年代的“合租房”。当年也叫“合居房”,也便是至少两家一同住。但这种房有个规范的名词,叫“二型住所”。
这种房的建造时刻不长,根本便是1955-1958年,都是其时的部委机关所选用。之所以叫“二型”,由于首要都是开发的一梯两户,一户两居一户三居。当然也有一梯三户的,南边中心再隔出来个一居室。
二型住所是我国第一套“通用图纸”,也便是不管什么地块都不必从头规划了,老练的模板拿过来就用。各种构件都是预制的,拉过来跟搭积木似的搭上就行。
之所以要搞通用图纸,一是其时我国还太穷,一定要选用最节约本金的方法来处理寓居问题;第二这也是其时的世界趋势,也便是寻求规范化的工业化,意图仍是提高功率。
但这种图纸是苏联专家帮着规划的,所以以有一些问题。最首要的便是面积太大,一个单元平层就挨近200平米,哪怕是一梯三户都均匀60平以上。这在人高马大的苏联人看来很正常,现在看来也不大,但对当年还一穷二白的我国来说,就真实有些奢华了。
所以就在这种二型住所开端建造不久,国家计委就出台了住所规范,要求普通职工每户的寓居面积不允许超出18平米。那这问题就来了,动辄70多平的建面,是住仍是不住?
所以无法的方法就出台了,合居,两家住在一同不就能不超支了吗?特别时期的过渡方法,有房住现已很不错了,就别再挑挑拣拣的矫情了。
这种二型住所的建造应该是1958年中止的,也便是面积规范出台不久。之后的各种宿舍尽管也是用规范图纸,但根本都能保证不超支,一户一套房子。
但现已住进去的就只能是先将就了,都觉得也便是几年的事儿。成果没想到,许多家庭一住便是几十年,其间的各种为难与心酸缺乏外人道也。
小时候我家邻近就有个宿舍区,都是合居的,跟现在的合租房没差异。两家人一下班都各自回屋,但公共空间是共用的。我这同学很顽皮,说他每天晚上都会在墙上凿个窟窿,然后两家孩子对着窟窿谈天玩儿游戏。其时我还觉得挺有意思,现在想起来得说这墙板有多薄啊,也得说这双方家长得多为难。
对了,同学还讲过一个乐事儿,说是他有天晚上把暖壶给从桌上弄地下了,砰的一声巨响,然后气的他妈狠狠的掐了他一下,他就发出了狼嚎。然后就听到全楼轰动,简直一切街坊都跑了,人家还以为是又地震了呢。这也是其时觉得好玩儿,现在想想,便是隔音太差。
这种预制板的联合房在80年代就开端撤除改建,90年代更是拆了大部分。酒仙桥的应该是这次能都拆了,但到现在也还有留传的,前几天有人跟我说联合湖三里屯一带就还有几栋呢。期望尽早改进吧,何时没人记住这种房子了,却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