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北、湖南等南方地区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不少简易棚屋、农业大棚、集贸市场、体育场馆等建筑物顶部发生垮塌现象。为了提醒产权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增强建筑使用安全意识、降低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风险,2月22日,一场围绕做好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专题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专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从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有专家提出,严格按照建设流程建造的大跨度钢结构,在设定的荷载条件及采取适当维护措施下,其安全性是能够获得保证的。但在极端天气下,要着重关注18米至40米跨度轻型钢结构屋面的安全性,因为此类建筑涉及人员多、屋面跨度大、自重偏轻、设计荷载较低,在低温和局部荷载过高的情况下,易发生脆性破坏。他建议,要及时减小荷载、排查隐患,降低事故风险,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
面对强降雪的发生,迅速降低降雪带来的雪荷载,无疑是最快速和最可能消除隐患险情的措施。有专家这样认为,江淮等地区冬天湿度、水量比北方地区大,降雪后会快速交叉融化、结冰再积雪,导致建筑雪荷载比北方地区危险性要高。专业的人建议,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除冰除雪,避免积雪过高或化雪成冰反复叠加。要关切檐口、天沟等易积雪部位,着重消除局部集中雪荷载。同时,除冰除雪工作要科学有序、均衡除雪,防止不对称积雪现象;要注意避开人员高处坠落、积雪滑落伤人及坠冰伤人事件发生。
还有专家提出,强化建筑的体检至关重要,在天气预警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结构检查,着重关注是不是真的存在杆件严重锈蚀以及屋盖支座处松动、变形的情况,如有此类情况要在极端天气期间暂停开放。专家说,这样一些问题要在极端天气出现之前立即处理,极端天气过后要加强对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回访和调查,发现并排除有几率存在的隐患及问题,有条件的要定期组织并且开展全面结构体检。
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较大,很多房屋包括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到了维修保养阶段,加之极端天气突出,针对上面讲述的情况,使用单位要着重关注建筑的安全性。专家觉得,降低风险隐患关键要强化房屋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产权单位应加强对建筑的日常维护和按时进行检查,制定相关制度,依据建筑构件和部品的种类确定检查维护周期,确保建筑整体常年处于正常运作时的状态。日常维护检查不仅检查业主物业单位的行为,也要包括对设计单位的定期回访。通过设计回访、安全体检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隐患问题。对发现异响和明显变形的大跨度建筑,要立即停用,疏散屋内和周边群众,进行封闭处置,加强安全警戒,确保“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并第一时间向住宅管理部门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保障环卫工人基本权益的体制机制,提升福利待遇,增强环卫工人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关注环卫工人群体,献言献策助力环卫行业发展。
日前,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省属企业与建筑业企业合作交流座谈会,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建筑业企业“16条措施”,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印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有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于近日发布。
随着信息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趋势。数字家庭是以住宅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使用户得到满足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家庭生活服务系统。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家庭不但可以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消费、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目前,我国已公布六批次、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形成了世界上保护顶级规模、内容最丰富、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文字实录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印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