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复用上级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推动信息系统形态从“烟囱式”向“平台式”转变,形成纵向联通各部门、横向联通乡村的数据联动体系。
瞄准群众高频需求和企业共性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我的”数字空间,构建“我的”精准服务,重构千人千面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使用“皖事通”六安分厅、全面运行“皖企通”、大力推广“皖政通”,实现“皖事通”“皖企通”前台受理、“皖政通”后台高效闭环运行模式,提高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智慧服务能力。
依托三端通用应用和基础模版,围绕便民利企服务、“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智能服务及各级各部门审批、办公、管理、决策、执法、学习培训等数字化应用,开发上线本地特色服务应用。
。围绕数据采集、汇聚、治理、使用等全生命周期,重点梳理县级及以下建设或部署的应用系统和数据,选择自来水、天然气、公共停车场、城市部件、公共交通、共享自行车、经济运行等社会数据和经济数据,探索建立统一的社会、经济数据架构。按照市级统一数据架构开展数据汇聚、数据标准化、数据质量提升、数据指标涉及、数据服务开发等治理实施工作。
加快实现数据目录一体化。应编尽编的原则,推动各部门建立全量覆盖、相互连通的高质量一体化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目录清单化管理,坚持目录关联政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一数一源”,全面摸清数据资源底数,形成全县数据资源“一本账”。
加快实现数据资源一体化。以数据目录为基础,推动数据资源“按需归集、应归尽归”,通过逻辑接入与物理汇聚等方式归集各类数据资源,并进行统筹管理。根据统一数据标准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政务运行、政务公开等7大业务领域数据仓库。
的原则,建立完整数据质量整改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数据质量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实现问题数据可反馈、共享过程可追溯、数据质量上的问题可定责。强化数据提供部门数据治理职责,开展数据质量多源校核和绩效评价,减少无效数据、错误数据,识别重复采集数据,明确权威数据源,确保数据真实、可用、有效共享。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化政务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建设。落实省、市、县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落实行政许可、高频事项“全省一单”,根据省、市统筹要求督促各级各部门编制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施要素,实现同一事项在同一层级同标准办理;推进行政备案规范管理,系统化动态调整全县各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不断的提高政务服务质效。
推动数据赋能政务服务。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动进驻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全流程实质运行、集中审批,强化受理、审批、办结全环节闭环式管理。按照市级统一部署,试点资格证书智慧发放新模式,通过主动发送证书领取提示信息,变“人找证书”为“证书找人”。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10个以上法人事项和10个以上个人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按照市级统一部署,推进“审管联动”试点,推广应用“双随机 一公开”移动端。推广应用 “云窗口”远程办,以“云见面、非接触、云端批”的方式,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业务咨询、材料审核、收件受理等全流程环节远程“云端办”。
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深化“三制度三窗口”举措,拓展周末延时服务事项清单,联合效能监督部门加大“办不成事”反映问题的督办力度。优化前置服务,依托“云窗口”,通过“可视化咨询、可视化辅导、可视化业务办理”,提供事前申报辅导。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渠道解决企业群众诉求。持续强化长三角政务地图服务能力、服务范围,推进文化教育、公安等主题地图建设。配合省、市在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上线更多自助办事项,探索推动安徽省一体化自助终端向乡镇、村(社区)、园区等场所延伸,实现省、市统筹事项“自助办”。推动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事项下沉至基层服务场所办理,实现更多社会保障、民生服务类事项“就近办”。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体验官”制度,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促进我县政务服务工作持续践行“一改两为”、全方面提升服务效能。
借鉴学习省内外先进地区综合窗口建设经验,逐步优化我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运行模式,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运行,全面实施“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开展乡镇(开发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调研,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并总结好经验做法。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大数据企业库,持续开展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积极开展大数据企业申报工作。到2023年底,争取新增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1家、市级大数据企业3家。坚持招大引强,加大数字产业“双招双引”力度。
按照“云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目标,深化行业监督管理领域企业和事业单位等自建的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开展视频数据规范化治理,对已接入的视频监控资源实施统一编码、补足画面标注及经纬度信息,提升视频资源整体质量,更好支撑场景应用。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按需共享“雪亮平台”汇聚的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推动视频数据跨层级、跨部门高效应用;结合城市建设规划,优化点位布局,聚焦社会治理、交通运输等重点场景需求,全方面推进视频监控资源智能化、实战化应用。
建立健全部门联审、省市县联动、专家评审工作机制。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新范式,
选择部分项目基于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设计、开发,推动建设模式从“承建厂商全程建设实施”
向“设计、开发、运维分阶段实施”转变。探索谋划运维等保类项目打包整合招标,
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窗口工作人员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对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单位及工作
人员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落实派出单位和本局同步追究,监控巡查人员、窗口首席代表、包保股
室负责人、楼层支部负责人同步追责、股室楼层包保制度,做到权责明确,任务具体。切实强化监管